近年来,一种名为“巡航轰炸电话”的骚扰行为逐渐引起公众关注。这类电话通常以高频次、短间隔的方式连续拨打目标号码,导致受害者手机长时间占线或无法正常使用。与传统的骚扰电话不同,巡航轰炸电话往往借助自动化软件或网络平台发起攻击,隐蔽性强且难以追踪,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新型安全隐患。
巡航轰炸电话的实现主要依赖两种技术:一是利用VoIP(网络电话)服务批量生成虚拟号码,通过程序设定拨打频率;二是通过“电话轰炸”平台购买服务,输入目标号码后由系统自动执行。攻击者还可能伪造来电显示,伪装成银行、快递等正规机构,进一步降低受害者警惕性。部分高级工具甚至能绕过运营商的反骚扰系统,使拦截变得困难。
这种骚扰行为不仅造成个人通信中断,还可能引发心理焦虑。例如,商家利用此手段恶意攻击竞争对手,或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前瘫痪受害者手机。更严重的是,关键岗位人员(如急救医生、消防员)若遭遇此类攻击,可能延误重要工作。2021年某地就曾发生因医院值班电话被轰炸而影响急救调度的案例。
用户可通过开启运营商提供的“高频来电拦截”功能,或安装专业防骚扰APP进行防御。发现被攻击时应立即保存通话记录并向警方报案。目前,我国《网络安全法》已将此类行为定性为违法,最高可处10日拘留。运营商也在研发AI识别系统,通过分析呼叫模式自动屏蔽异常号码,未来或能从根本上遏制这一现象。
上一篇:妈妈来电轰炸:甜蜜负担如何化解?
下一篇:应对电话轰炸的5大实用防护技巧